【绽放青春】社会实践(2)深入乡村一线 探索法治建设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深入研究依法治国在乡村基层的推进结果,探索发现具有时代意义、创新意义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机制,皇冠登陆入口welcome生皇冠登陆入口welcome赴杨陵周边调研队于2023年7月26日前往杨陵区杜寨村、马家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与问卷调研。
7月25日,调研团队成员召开了行动前最后一次动员研讨会,明确了本项目开展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团队成员对项目主要规划进行了再次熟悉,进行了调研问卷、回馈礼品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的准备。
7月26日,第一阶段的调研走访正式开始。本阶段的调研对象主要为各村落的村民与返乡人员,团队成员前往杨凌区杜寨村进行了首日的走访调查。
据了解,杜寨村总占地面积约一千三百亩,约有农户五百六十户,耕地面积共七百三十四亩,形成了“四堡一沟”的村落布局。经团队成员共同商议,且询问了指导老师的相关意见后,一致认为以杜寨村作为展开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起点十分合适。
7月26日上午,团队成员对杜寨村民进行了分头走访调查。调查了解到,当地村民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表明村委与大队进行了日常的法律普及活动;当地村民对于乡村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停留在听说阶段,仅有少数村民对此有一定了解,说明当地乡村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由于村中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因此对于乡村留守老人来说,乡村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紧迫性与必然性。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杜寨村有相当一部分农用耕地以集体为单位租赁至数家公司经营,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出让租赁费用。在这一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存在一定的利益纠纷,并在村委以及志愿者的积极协调下取得了解决。对于乡村土地租赁所可能潜在的经济、人口、合同等纠纷,仍亟待相关法律从业服务人员,通过提供乡村法律公共服务进行规范化、流程化解决。
7月26日下午,调研团队走进马家沟进行问卷采访,过程中发现乡村“空心化”严重,街道空旷,活动人员多为老年人。
走访过程中,马家沟一位群众代表为我们介绍了当地乡村法律公共服务的一些现状。他谈到:“村委时常有人来,不过主要是关照走访...法律演(宣)讲是有的,前几天还到场子上讲。(自己)平常没有什么法律需求,都是儿子儿媳们可能有,那我不清楚了...”,可见村委会时常开展相关的法律讲解与宣传活动,这一点也可以从村子的宣传墙上看出。经过了解,以马家沟为主的杜寨村周围,留守老人们基本也会使用智能手机,主要用途为短视频娱乐、新闻浏览等,也会通过微信与在外务工的子女进行交流。因此,在乡村一级基层开展线上法律公共服务具有其可行的土壤,但仍需思考提供服务的精准度与服务市场合理性。
本次杜寨、马家沟调查走访活动共准备问卷100份,实际发出问卷34份,采访人员56人,因部分老人书写不便,采用依托问卷询问形式进行调查,故实际采访人数多于问卷发出数。经统计,采访对象为14-90岁男女人群,职业多为务农,有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包括群众、群众代表、党员、外来移民等,具有调查上的广度与深度,符合调研开展规范。
经过本次首日走访调查,调研团队进行成果总结,认为当地具有法律意识基础,村民对于法律权威性普遍较为认可,且有意愿通过法律解决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地方单位开展有普遍性的法律宣传活动与“送法下乡”活动,但是缺少乡村法律公共服务的拓展建设,相关从业人员不足,法律服务质量不高,需要依托传统“熟人调解”制度解决法律问题;线上法律公共服务建设具有可行性,但仍需要定制化服务,主要市场可能集中于土地纠纷、人事纠纷、婚姻纠纷等领域,需要进一步来了解确认。
编辑:邵禹华
终审:马 宁